“手抖”如影随形,让无数特发性震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步履维艰。每一次不自主的颤动,都可能牵动着内心的焦虑与不安。田卫东大夫强调“天人合一”,认为情志与脏腑息息相关。特发性震颤的发生,不仅是肢体的问题,更是身心失调的表现。
在中医理论中,肝属木,主疏泄,与情志密切相关。肝气条达,则身心舒畅;肝气郁结,则易生百病。特发性震颤的震颤,常被视为肝风内动,而肝风的产生,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肝郁化火有关。而“心”在中医里,“心藏神”,是精神志的归宿。心肾不交、心神不宁,也会加剧震颤的发生。
滋养心肾,安神定志: 肾为先天之本,心为君主。心肾相交,才能精神安宁。推荐食用百合、莲子、芡实、枸杞等具有滋养心肾、安神定志功效的食物。百合清心润肺,能缓解焦虑;莲子、芡实健脾益肾,养心安神;枸杞滋补肝肾,明目益精。它们能帮助平静躁动的心神,减少因思虑过度或情绪波动引起的震颤加重。
疏肝解郁,调畅气机: 肝主疏泄,气机不畅会加剧身体的紧张和不适。适量食用玫瑰花、佛手柑、陈皮等具有疏肝理气、解郁化痰作用的食物。例如,用玫瑰花泡茶,能舒缓情绪,促进肝气疏通。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橘子)也能帮助理气解郁。
滋阴润燥,平肝潜阳: 对于肝阳上亢、阴虚火旺的震颤,应注重滋阴潜阳。桑葚、黑豆、鳖甲(炖服)是良好的选择。桑葚滋补肝肾,生津润燥;黑豆则能补肾益精,乌发明目。这些食物有助于滋养体内不足的阴液,制约过于亢奋的阳气,从而达到平息肝风的效果。
展开剩余39%温馨提示:饮食调养需持之以恒,并结合个体体质辨证施治。仅供参考 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医生简介:就职于烟台泓一堂中医门诊部。中医科 主治医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多年
擅长领域:毕业后曾就职于辽宁省中医院、石家庄肾病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华军中医医院等。后来田卫东医生又以高素质中医人才特聘引进到烟台泓一堂中医门诊部。
擅长中医诊治颤证类疾病,如各种手抖、头抖、腿抖等特发性震颤、帕森,以及小脑萎缩、痉挛性斜颈、重症肌无力、脑鸣等疑难病
发布于:北京市网络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