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春,陕北延边的寒冬尚未退去,冰雪覆盖大地,一片萧瑟的景象。然而,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操场上却热闹非凡。几个年轻的学员正在课间休息时打篮球,球场周围围满了观众,大家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气氛愉快而兴奋。
八路军129师第386旅旅长陈赓与同部队的学员秦忠正在闲聊,缓步朝操场走去。陈赓眼角突然瞥见人群中一个熟悉的身影,立刻产生了恶作剧的念头,决定向秦忠提议一个挑战。他拉住秦忠,指着场中的一人,笑道:“陈昌奉,你不是护卫出身吗?他可是我们旅的摔跤冠军,敢不敢跟他比试一下?”
秦忠一脸错愕,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成为了摔跤冠军。被陈赓提到的陈昌奉转过身来,看了看笑眯眯的陈赓,似乎预感到这位“幽默旅长”又要玩什么把戏。
展开剩余87%陈昌奉,一个从江西宁都贫苦家庭走出的青年,十三四岁就参加了红军。最初他只是红四军的勤务兵,因其机敏、品行端正,朱德推荐他成为毛泽东的警卫员。1930年3月,年幼的陈昌奉向毛主席报告工作,见到毛泽东时,他既忐忑又紧张。毛泽东亲切地揉了揉陈昌奉的头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会写字吗?”
陈昌奉回答说:“我叫陈昌奉,但不会写字,因为没上过学。”两人一番简单对话后,毛主席告诉他:“没有文化就像瞎子,这可不行,得好好学。”从那时起,毛主席开始教他认字写字。陈昌奉从学写名字起,逐渐能读书识字。
1931年,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后,陈昌奉继续做毛主席的警卫员。1934年,毛主席到江西宁都开会时,特意让陈昌奉回家看看,并从自己的津贴中拿出六块铜板,让他带回家补贴家用。虽然毛主席的生活并不奢华,但他如此关心陈昌奉,令他心中充满温暖。
然而,毛主席对身边人的要求非常严格。长征途中,陈昌奉曾因没有按时布置好毛主席的办公场所而被批评。当时毛主席语重心长地教导他,“工作是第一位的,比吃饭睡觉还重要。”陈昌奉深受教诲,牢记在心。
时光飞逝,几年的长征和岁月磨砺使得陈昌奉逐渐成长为一位身材魁梧、性格稳重、知识丰富的年轻军官。1936年,毛主席将他送入中国人民抗日大学系统学习,后来这所学校也改名为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并迁至延安。这里,陈昌奉结识了许多名人,其中之一便是有“开心果”之称的陈赓。
陈赓是个天生爱开玩笑、性格幽默的人。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充满活力,带给周围的人许多欢笑。刚到抗大时,陈赓便以他幽默的方式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无论是上课还是日常生活,陈赓总能引发一阵阵欢声笑语。
在抗大,所有新学员都要进行一场学前测试,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家的文化基础,方便今后的教学。大家都因为不确定测试内容而感到紧张,然而陈赓却是唯一一个笑嘻嘻地提前交卷的学员。他的试卷上写着:“考也上抗大,不考,也要上抗大。”此言一出,大家哄然大笑,气氛顿时轻松起来。
陈赓的幽默不仅仅体现在考试中,也贯穿于他与下属的日常互动。每次行军时,他都会拿“瞎子”开玩笑,提醒高度近视的王新亭政委小心路况,令大家忍俊不禁。
有一天,课余时间,秦忠陪着腿脚不便的陈赓散步。突然,一阵阵观众的欢呼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操场上的学员们正打得热火朝天,其中几个人脱掉了棉衣,露出身着单衣的肌肉,场面非常热烈。陈赓与秦忠不自觉地走向了球场。
陈赓开口问:“小秦,你和阙子清、尤太忠他们摔跤,谁最厉害?”秦忠得意地答道:“当然是我,秦懋书,冇输,从不输!”他此时非常自信,觉得自己毫无疑问是摔跤冠军。
陈赓笑了笑,问:“那你就是我们部队的摔跤冠军?”秦忠点头称是,信心满满。然而,陈赓却突然停下脚步,指着一个在围观的人群中的身影问:“你认识那个吗?”秦忠看了一眼,认出那是毛主席的警卫员陈昌奉。
陈赓的眼睛一亮,他拉着秦忠走向陈昌奉,提出了一个“挑战”:“小陈,给你介绍一个人,秦忠,咱们旅的摔跤冠军,你敢不敢和他比试一下?”
秦忠急忙拉住陈赓的衣袖,惊讶地问:“旅长,我什么时候成了摔跤冠军了?”然而,陈赓显然不在乎解释,他眼里全是看热闹的兴奋,期待着看到一场摔跤对决。
陈昌奉略显冷静,他转身看了看周围,轻笑着摇了摇头:“我比他高一头,身材上不占便宜,我不打。”陈赓见状,开始用激将法:“不是不比,是不敢比吧?”
最终,陈昌奉被“激”得站了起来,他脱掉上衣,准备与秦忠一较高下。秦忠此时有些后悔,但也被周围的呐喊声激起了斗志。两人开始纠缠,秦忠的力量虽大,但始终不是陈昌奉的对手。
最终,陈昌奉将秦忠轻松摔倒在地。秦忠连连爬起,努力想要翻盘,但第二局也没有改变结果。比赛愈发激烈,周围的观众也在不断呐喊助威。
突然,秦忠抓住了陈昌奉的裤腰带,一个不小心,陈昌奉的裤子掉了下来,整个场面变得非常尴尬。所有人爆发出一阵大笑,陈昌奉也有些不悦,但还是收拾好自己,转身看向秦忠:“什么摔跤冠军,原来你还有这招!”
站在一旁的陈赓笑得前仰后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昌奉,你输了啊!”
周围的观众也在起哄:“秦懋书,输了吗?”“冇输!”笑声回荡在空中,整个抗大的校园充满了欢声笑语。
发布于:天津市网络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