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放假10多天了,和孩子朝夕相处的这段时光有苦也有乐。
开心的时候很感谢暑假,孩子每天能睡够觉,精神饱满,心情很好。
苦恼的时候又怀疑放假简直是让父母受罪,孩子自律不足,做事拖拉,学习上总是拈轻怕重。
这10多天的陪伴,让我发现一个原则:在培养习惯、塑造品格的关键期,过度的“心疼”和迁就,往往是对孩子未来的“心软”;适度的“狠心”与坚持,才是真正的爱与负责。
尤其对于那些天性散漫、节奏偏慢的孩子,更需要我们有清晰的原则和坚定的引导。
严格控制视频内容,别怕孩子不高兴孩子有段时间总是看一些粗制滥造的短视频,虽然学了些手工,喜欢上了捏彩泥,但是满脑子想的都是视频中夸张的人物形象、无意义的台词。
展开剩余86%不管是学习间隙还是睡觉前,动不动和这些视频挂钩,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什么“通通通萨古拉”等等,心思无法放在学习上,导致不专注、浪费时间、效率低下。
假期决定改变这个局面,不能再放任孩子随便看乱七八糟的视频,而是引导他选择有营养、有意义的视频。
和孩子一起精心挑选了对下学期学习有帮助的《数字积木》,下大力气跟着动画学习。
转变并没有那么容易,没几天,孩子就试图偷换那些奇奇怪怪的视频,被我发现及时制止。
孩子很不开心,想哭。
看着孩子难过的表情,当时心里一软,差点妥协。但是理智告诉我:要是这时心疼孩子,就会前功尽弃,就是默许孩子无节制的行为。
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指出,一次小的规则破坏,不及时制止,可能导致更多违规行为。
所以,最终还是心一横,坚决制止随意看。
孩子无奈,继续看数字积木。
这10多天坚持下来,令人欣慰!
孩子表示又重新喜欢上了《数字积木》,每天沉浸其中,乘法表脱口而出,英语词汇也时常蹦出。
高质量的视频内容能有效促进认知发展,在视频内容把关这件事上,就是要狠心一点,是保护专注力、引导兴趣走向深度的关键。
做事有章法,别任由孩子磨洋工假期时间充裕,不用按时按点去上课,但不是纵容孩子磨洋工的借口。
孩子吃饭,一吃一个小时,边玩边吃,不仅对消化不好,也影响了后续任务的合理安排。
前面花的时间多,完成后面的任务时间就很紧张,有些需要花更多时间做好的事,就导致仓促应付,质量堪忧。
孩子超出自由玩乐时间,还不想按下停止键。
如果觉得反正时间多的是,多玩一会儿又何妨?就破坏了我们制定的规则,孩子就不会把规则当回事。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孩子会通过观察父母对规则的态度来遵守或挑战规则。
如果孩子认为规则可以随意打破,父母就完全没有公信力可言,未来又如何要求他遵守更重要的社会规范呢?
假期是休整,更是蓄能。
时间宝贵,不能在无谓的拖延中虚度,还有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等着去做。
使用定时器建立并坚守规则,是培养孩子时间观念、责任感和效率意识的基础。
让孩子走出家门运动,别担心外面太热假期开始的时候,群里组织一起踢球40天,无人响应,又改成24天,响应者依然寥寥无几,到最后人数不足,集训没有组织成功。
家长们普遍担心,气温太高,站在外面都困难,更别说运动了!
但我们作为后进分子,还是选择了加入其他班级训练。
我们认为:既然球队每年都组织集训,一定是实践经验证明可行,孩子能正常训练、又不受伤害。
事实证明,选择正确。
从气温上来说,没有想象得那么酷热难耐。时间段是下午4点半到6点,地点是大山附近的球场,气温完全可以接受。
开始训练的那几天,最高气温37度,后来气温逐步舒适,到了35度以下。还时有微风拂面,孩子们都很好地适应了起初不被看好的环境。
当大人们在阴凉地里等待,孩子们却在太阳底下奋力奔跑拼抢,脸上的汗流下来迷了眼睛,就用手或衣服一抹,继续踢,不浪费一分一秒。
这10多天里,肉眼可见孩子的体能和球技在不断进步,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积极心理学认为,适度的户外挑战,不仅强健体魄,更能提升环境适应力、抗挫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带来深层次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如果心疼孩子而退缩,孩子就失去了这一宝贵的锻炼和成长机会。走出“舒适圈”的“狠心”,是赋予孩子强健体魄与坚韧意志的礼物。
安排合理的学习任务,别心疼孩子会累坏看到很多朋友感慨:孩子小小年纪,在假期里也不得闲,还地背着大书包去外面学习。
在旁人眼里的“太辛苦”,其实只是一个分镜头而已,孩子的玩乐是完全看不到的。
现在的父母都很开明,哪有一味让孩子学习的。劳逸结合,是假期的必然选择。
假期是调整期,更是关键成长期!
对于基础薄弱的孩子,正好利用假期好好查漏补缺,把基础知识打牢。对于目标更高的孩子,假期就是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提前多练,才能超越同龄人。
拿我家孩子来说吧,学习进度很慢,一个知识点需要练两个月才整明白。一年级下学期学的数量间的加减关系,这10几天都在做,还是没有彻底搞懂,还要继续夯实。
如果不让孩子搞懂这些知识,上二年级就会非常吃力,那该怎么找时间弥补呢?孩子学不好,就失去自信,又没有很多时间容许他落后,他的学习动力又到哪里去找?
假期学习任务,只要设定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内,稍有挑战但通过努力可达成,就可以让孩子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孩子也不会感到疲惫和烦扰。
别觉得孩子累,就心疼孩子,给他太多自由,不让他学习。孩子的未来,承担不起。
当然,一些天赋异禀的孩子是例外,如果孩子有能力迅速学好,那大可安排别的事情,这也无可厚非。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因材施教。
写在最后:
宝贵的两个月假期,蕴藏着无限可能。如果因为一时心疼,放任孩子沉溺于轻松低效的易事,回避专注、思考、付出努力的难事,那么,新学期开始后,可能面临的是退步和更大的追赶压力,得不偿失。
真正的为孩子好,不是无原则的心疼和迁就,而是有智慧的狠心!
“狠心”甄别内容, 守护专注力与认知健康; “狠心”执行规则, 培养时间观念与责任感; “狠心”走出舒适, 锻造强健体魄与坚韧品格; “狠心”规划学习, 夯实基础或实现超越。这份“狠心”,是源于对成长规律的理解,是对孩子长远发展的负责,成就孩子走向更自律、更强大的自己。
发布于:山东省网络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